我国玉米政策托市加速农户余粮向中下游转移,预计短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底部抬升、偏强波动,同时部分深加工产品价格涨幅较难快速跟进,深加工企业生产效益盈利走向缩窄或亏损,本季度后期深加工行业开机率高位偏弱波动。后期还需动态关注我国玉米收储、拍卖和进口政策变化,中美贸易关税战和后续谈判进展,南美产区天气和美国生物燃料政策对全球玉米大豆价格走势影响等。
国内主产区玉米价格重心上移,部分基层种植户及贸易商售粮意愿转强,玉米上量开始增多,生产成本偏高加工企业继续提价动力不足,价格上涨明显放缓。随着气温的升高,高水分粮储存不易,存有潮粮的种植户售粮积极性有所提高,少部分烘干塔收购待价涨,贸易商以销定采,加工企业库存相对充足,市场购销活跃度一般,部分到货量偏低的企业上调玉米收购价格。华北黄淮产区基层粮源上量偏少,种植户挺价情绪升温,惜售现象加剧导致粮源流通偏紧,企业收购价格持续走高。部分储备库已完成轮入任务,贸易商收购需求强,因余粮有限实际收购量有限,本地粮源主要供应用粮企业。近日来东北粮源少量到货量,本地贸易商出货意愿增强,深加工门前到货量逐渐增,玉米价格上涨明显放缓,部分企业价格窄幅下调。
今年一季度将是中国谷物进口的低谷期,有利于国产玉米价格保持强势运行态势。同时,从目前南方港口4-5月船期进口大麦2130-2160元/吨,4-5月船期进口高粱2330元/吨为参考,以目前南方预售5月船期玉米(保呕吐毒素1200ppb以内)报价2320元/吨计算,并不具有明显比价优势。换而言之,除了国家层面的采购,我们暂时看不到进口谷物大量到货对中国市场的冲击。
2月份,中国陈化玉米库存量将继续下降,新季玉米继续处于上市旺季阶段。随着春节结束北方玉米主产区种植户开始为春耕资金做准备其玉米售卖积极性将逐步提高,叠加气温降逐步回升高水分玉米霉变率将进一步提高也将倒逼种植户尽快出货,因此理论上看2月份期间玉米上市交易量将依旧明显偏充足。而养殖及饲料生产需求端由于受淡季影响其新增采购需求有限,因此供需两端对玉米价格均存一定的利空压力。同时,收储企业新增收购点力图增收稳价的意图明显,叠加节后初期市场成交量依旧不足,因此玉米价格下跌难度也明显偏高。
总之,我国玉米政策托市加速农户余粮向中下游转移,预计短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底部抬升、偏强波动,同时部分深加工产品价格涨幅较难快速跟进,深加工企业生产效益盈利走向缩窄或亏损,本季度后期深加工行业开机率高位偏弱波动。后期还需动态关注我国玉米收储、拍卖和进口政策变化,中美贸易关税战和后续谈判进展,南美产区天气和美国生物燃料政策对全球玉米大豆价格走势影响等。